也谈心理健康

随着物质、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,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,也逐步对健康赋予了更客观的理念,即身体(生理)健康、心理健康(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)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。
  作为一个人必须经过的儿童时期、青少年时期、成年及老年期,坎坎坷坷、布满荆棘。要面对儿童时期的心理、情绪、认知及行为问题;要面对青少年时期(青春期)生理上的成熟、青春期心理、躯体生长、心理变化、认知改变、社会化问题等。可谓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。生理心理变化速度快而不稳定,常被称为“危机中的十年”;要面对成年期的就业、择增强偶、竞争;要面对老年期的生理变化(疾病、衰老)、心理变化(社会角色改变、失落、孤独、怀旧、猜疑和固执)。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生理变化的各种疾患,心身疾病困扰、酒等其他物质滥用的诱惑等等。可见人的一生心理问题无处不在,贯穿始终,特殊地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。
  一个人一生中要经过无数次机遇、挑战、挫折与失败的磨练,也不时享受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。在这自我不断适应、克服、抗争的巨大心理冲突中,人们会出现不悦、烦恼、焦虑、紧张、坐立不安、抑郁(心气不济)、自卑、失眠或心慌、乏力、出汗、全身疲软等一系列心理、生理不适应,当这些极大地干扰一个人正常心绪和生活质量,这就必须进行调适了。
  心理调适可有两个途径:一为自我调适:自我调适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一直在进行着,能预见时可回避、逃逸、远离刺激等,但大量的是不可预见的或突发的,这时可以个人发泄:自己一个人说,对自己说,让不悦与烦恼、气愤、不祥的阴云一扫而光;也可对亲属、要好的朋友说,一吐为快;可以任其流泪、哭泣,用泪水冲去郁愤,切忌在“男儿有泪不轻弹”中积郁成病;也可自备发泄物(布娃娃、塑料玩具、充气塑具、布艺等)摔摔打打,锤上一顿,当然要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或贵重物品。
  可以转移:离开应激环境(串门、远足、旅游……)把自己解脱出来,融入社会与自然之中、山山水水之中、亲朋好友之中,摆脱羁绊,使心态逐渐平复下来,或做些事情(工作、家务——洗衣、做饭、购物……)借以转移情绪;也可以在音乐中排解烦恼,平息愤怒,鼓起勇气,陶冶情操。
  二为寻求帮助:心理咨询是个人调适心理状态之外的最佳选择,但有人顾虑重重,认为去心理门诊就是有心理疾病、精神疾病,因而谈“咨询”而色变,这是一个误区。咨询时可以不谈真实姓名、住址、工作单位,可以第三人称,好象说说朋友的事,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。受过专门医学心理学、生理学、精神医学训练,医德伦理高尚的医师总是和蔼、体贴、令人信任的。他们全身心地倾听,从咨询者的最大利益出发,设身处地、心平气和地平等讨论。不批评、不包办代替、不偏倚,并会对涉及谈话的内容与隐私绝对保密。
  当个人心态稳定失衡又无法摆脱或自行调适时,即为危机状态(焦虑、痛苦水平急剧上升,解决问题的能力几近丧失,有寻求改变的动机等)应尽早到心理门诊去,在亲属关怀、自我奋争、咨询并干预中渡过心理危机,走入稳态,融入新的美好的工作与生活。

 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
查看更多: 也谈心理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