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思邈“防夜醉”观点有道理

  孙思邈在《养生铭》中的“防夜醉”观点,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经验之谈。醉酒就是酒精中毒,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人所共知的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真领会了孙思邈的思想,在他的《本草纲目》中一口气列举出了醉酒使人表里为病的15大“罪状”:“或呕吐,或自汗,或疮疥,或鼻齇,或泄利,或心脾痛,尚可散而去之。其久也病深,或消渴,或内疽,或肺痿,或鼓胀,或失明,或哮喘,或劳瘵,或癫痫,或痔漏,难名之病”。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,李氏还特意在书中写进了一则实例:过去有个叫周顗的人,非常好客。有一晚他家来了一位朋友,他拿出两石美酒招待,结果把这位朋友灌得酩酊大醉。第二天早上一看,这位朋友“已胁穿而死矣”。无独有偶,梁章钜在《归田琐记》中也记述了醉酒致死人的故事:清代嘉庆年间,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松筠,与负责河务的官员费淳聚饮,其副将“陪酒”,三人全部醉倒。那“副将昨夜回署,即不言动,今晨已奄逝”。
  上述两则饮酒夜醉导致死人的故事,与孙思邈提出的“防夜醉”的观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,或者说是对孙思邈“防夜醉”理论的有力证明。这是因为:
  一、夜晚醉酒会造成对睡眠的直接影响,给机体健康带来危害,有可能诱发多种病变;
  二、夜晚是男女兴房事最多的时段,酒后又容易引起兴奋,而醉酒后进行房事既有损于男性正气,又会给未来胎儿的形成埋下隐患,因此得畸形儿、痴呆儿者屡见不鲜;
  三、更重要的是,夜晚人的机能活动状态处于相对平静的弱势,器官新陈代谢的速度放慢,酒精进入人体后更不容易挥发,使人中毒的程度会相应加重,死亡的几率自然会随之增大。
  现代研究指出,醉酒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,对心血管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生殖系统和骨骼、运动系统的危害也相当严重,是最终导致人生病、短命、死亡的原因之一。从许多疾病发病原因的调查中看,酗酒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者。
  当然,用辩证的观点看,把酒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正的。客观地说,酒具有扩张皮肤血管、增加胃液分泌、杀灭病菌和加速热挥发的作用,并且能释放出一定热量,以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。除了作为药物直接被运用之外,酒还经常进入复方或作为辅料与其他药物一起,共同参与对多种疾病的治疗。酒与药的这种有机结合,起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:
  一、改变药性,引药归经;
  二、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;
  三、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;
  四、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,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;
  五、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。
  一句话,作为治病、健身之用,酒是具有一定益处的,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掌握饮酒的度和量。孙思邈不反对适量饮酒,提出了“饮酒不宜使多,多则速吐之为佳”和“适性服之,勿至醉吐”的观点。他还特别推荐以葡萄为基质的甜酒,赞“其酒常饮益人”,这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相悖的。他还强调酒剂的防疫作用,说“一人饮,一家无疫;一家饮,一里无疫”。在他的《千金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中,除直接用酒送服丸、散剂和作为制作丸、散剂的原料外,所列举出的酒剂方就有90余种。



 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
查看更多: 孙思邈“防夜醉”观点有道理